上一页|1|2|3|上一页
/3页

主题:有的地方出现供地难题

发表于2013-10-31

“到目前为止,计划供应的与自住型商品房有关的地块已经有20块,除明确配建自住型商品房的地块,其他全部为超过限价竞争配建自住型住宅地块。”北京市国土局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。

不过,即便如此,按照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求的“今年落实不低于2万套自住房,明年计划再推出5万套”的计划,土地供应仍然存在压力

发表于2013-10-31

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,自住型商品房政策将是国土局、住建委和相关主管部门主要推动落实的政策,与经济适用房、两限房等保障性住房相比,预计在土地供应上将会有所侧重。”上述接近北京市住建委的人士告诉记者。

发表于2013-10-31

“现在国土局和住建委仍然在自住房的供地来源上想办法,比如利用在京企事业单位的自有土地开发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等。”上述接近北京市住建委的人士告诉记者。

在此之前,在京企事业单位虽然拥有大量自有用地,并通过员工集资建房等方式开发住宅,但是,此类住宅没有北京市住建委核发的房屋产权证,房屋的产权属于用地单位。

发表于2013-10-31

实际上,对于这类限价销售的商品房而言,土地推出之后的开发商接盘、房源上市后的分配和能否到位将直接影响政策效果。

“现在我们也在评估参建这类‘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’的实际利润和隐性收益,除此之外,我们也准备看看北京市接下来还有什么具体的鼓励政策。”北京一本地房企负责人向记者表示,“从现在看来,这类住房的销售应该是没有问题,但利润确实比较低。”

发表于2013-10-31

而据记者从几位开发商处了解到,在这类地块推出之前,北京市住建委曾经多次牵头组织关于此类自住房的座谈研讨会,讨论这类地块入市后的开发商热情和市场反应。

“如果这类地块推出之后没有开发商接盘,那场面就尴尬了,后续政策也无的放矢。”上述房企负责人表示,“其实住建委是希望这类地块推出时开发商能捧场拿地,当然住建委也会给拿地开发商一些优待。”

发表于2013-10-31

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,让开发商摇号分房,就是住建委给拿地开发商的“补偿”。根据政策设计,自住房入市销售将由开发商组织摇号,确定选房顺序。

业内人士分析,由于有诸多限制政策存在,在操作中很容易出现漏洞,产生权力寻租的空间,未来在执行过程中主管部门还需要出台相应的细则。

发表于2013-10-31

事实上,早在2011年北京就曾试点过类似的商品房项目。2011年4月,北京推出的首个“限房价、竞地价”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项目“房山长阳国际城”,均价被限制为不得高于12500元/平米,但这一低价楼盘在分配上也受到了“关注”。原规划2394套限价商品房的长阳国际城项目,只有1594套房源售罄,还有800套房源则被媒体报道称“被房山区政府截留”。

发表于2013-10-31

根据研究部统计数据,最近几年北京剔除保障房后的纯商品房住宅供应每年平均在8万套左右。如果明年5万套的计划能成为事实,那么自住房将占到市场供应的一半以上。

“供应达到一定规模,肯定会影响到新建商品住宅的定价。”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陈志在新品上线发布会上表示,随着自住型商品住房体量增大,明年上半年,老百姓的购房需求也许就会向这些房源流动,平抑价格的作用将会逐渐得到体现。

发表于2013-10-31

烟台地有的是啊

发表于2013-10-31

唉,人家的一地千金啊

上一页|1|2|3|上一页
/3页